首页 看点

马来西亚第一个专业的小提琴制造者雕刻出一件罕见的工艺品

分类:看点
字数: (1246)
阅读: (79)
摘要:马来西亚,雪兰莪(美联社)——TanChinSeng弓着腰,在他的工作台上刮着小提琴的木制板,慢慢地,仔细地刮去薄薄的一层。这件作品是沉思的,远离公众的视线。对谭来说,把原木变成小提琴是一种艺术和爱的劳动。45岁的他是马来西亚第一位专业小提琴制琴师,也就是小提琴、大提琴和吉他等弦乐器的制造者。在过去的十年里,他赢得了国际赞誉。现在,他在东南亚仍然鲜为人知...

马来西亚,雪兰莪(美联社)——Tan Chin Seng弓着腰,在他的工作台上刮着小提琴的木制板,慢慢地,仔细地刮去薄薄的一层。这件作品是沉思的,远离公众的视线。对谭来说,把原木变成小提琴是一种艺术和爱的劳动。

45岁的他是马来西亚第一位专业小提琴制琴师,也就是小提琴、大提琴和吉他等弦乐器的制造者。在过去的十年里,他赢得了国际赞誉。现在,他在东南亚仍然鲜为人知的领域指导新一代创客。

传统上,小提琴制琴师与欧洲联系在一起,像安东尼奥·斯特拉迪瓦里和朱塞佩·瓜内里这样的大师塑造了现代小提琴。这种手艺已经在全球传播开来,目前在中国、日本、韩国和台湾都有蓬勃发展的社区。

谭的小提琴制作之路与众不同。他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毕业生,不会拉小提琴,他在帮助经营家族的食品生意,并与人共同拥有一所音乐学校。2010年,一次去中国修复一把老旧小提琴的旅行,引发了人们对小提琴构造的更深层次的迷恋。

好奇心使他成为中国制琴师韩昭生的学徒,并制作了他的第一把小提琴。

“完成第一把小提琴后,我知道这门手艺很适合我,”谭说。“有木工、木工、艺术设计。有化学、声学、物理——所有关于小提琴制作的东西,我都喜欢。把木头变成音乐真是太神奇了。”

用谭的话说,随之而来的是一种“疯狂”的投入。他往返于北京接受更多的训练,然后前往意大利跟随其他制琴师学习。在最初的日子里,他每天要花16个小时俯身在木头上,完善每一条曲线和轮廓。2015年,他开始全职制作小提琴。

制作过程非常辛苦,制作一把小提琴通常需要数百个小时,需要高度专注。他的工作室Deciso位于吉隆坡附近的郊区,里面堆满了大块的旧木头、凿子和一罐手工混合的清漆。

Tan每年制作多达10件乐器,用云杉做顶板——这种木材因其共鸣而受到珍视——用枫木做背板、侧面和琴颈。这些木材来自欧洲,并在上海一年一度的木材博览会上展出,经过多年的陈年,以确保音质,防止翘曲和开裂。

每把小提琴都是从雕刻和平滑木板开始到精确的尺寸。谭说,顶部和后部板的形状是精确的厚度,影响共振。肋骨是弯曲和组装的,卷轴是在颈部手工雕刻的。清漆-通常是一个制琴师的秘密混合-应用在薄层保护和色调的影响。最后的步骤包括剪断琴桥和上弦。

谭的早年生活充满挑战。一些马来西亚客户将他的手工作品比作大规模生产的乐器。但在他赢得意大利和其他国家的国际奖项后,生意开始增长。

如今,他主要是受委托制作小提琴,偶尔也制作中提琴和大提琴。他的客户中有一半来自法国、德国和香港等海外。每把小提琴售价1.2万欧元(合1.4万美元)。

谭的经历激励了其他人。虽然他的大多数学生都是音乐家和年轻人,但由于工艺的要求,很少有人将其作为一种贸易。尽管如此,仍有一些人追随他的脚步,包括马来西亚第一位女小提琴琴师陈松洁。

如今,这个国家还有另外两名全职小提琴制琴师,都是由他培训的。Tan指出,国内市场仍然太小,无法支撑更多的企业。

“我想说,光有激情是不够的,”谭说。“我们都疯了。车间里的每个人——你看——他们都疯了。我们只是太喜欢这份工作了。”

转载请注明出处: 我的生活分享
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en.jerryyuan.cn/post-2184.html

本文最后发布于2025年07月24日19:10,已经过了47天没有更新,若内容或图片失效,请留言反馈

()
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